中學生常見心理問題的分析與研究
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、長知識的年齡階段,身心的發(fā)展變化,使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常常會產(chǎn)生許多問題,諸如不成熟的想法,過激的言談,令人費解的行為等等。對這些問題如不及時引導(dǎo)并加以解決,勢必對學生的健康成長產(chǎn)生不良影響,嚴重者還會出現(xiàn)行為障礙或性格缺陷。解決中學生存在的各種心理問題,先應(yīng)摸清楚他們的心理活動,知道他們在想些什么,為什么這樣想,這樣才能“有的放矢”地加以解決。
1、自負心理。有這種心態(tài)的中學生,表現(xiàn)出一種過份的高傲、自滿、目中無人,無論什么事情,處處都想高出別人一頭,不懂得虛心,不知道謙讓,光想著自己,從不考慮別人,我行我素,自以為是。有的在學習方面,容不得別人超過自己,嫉妒心強;有的整天陶醉于自己的體育、藝術(shù)、甚至長相等方面的某些特長,自以為很了不起,沾沾自喜,不思進?。挥械难哉勁e止總想引起別人注意,同學之間處處想占上風,稍有不隨自己心意時,便使臉色,發(fā)脾氣,甚至破口謾罵,動手打架。
對這類學生的教育,一是起點要高,要求要嚴,要經(jīng)常用一些同齡人中出類拔萃的典型案例教育他們,與他們進行比較,使他們知道強中更有強中手,自己并不是最好的,如果能夠虛心學習,還會做得更好,以激發(fā)他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。二是教育他們胸懷要寬廣,要正確看待別人的長處,不能埋怨、甚至仇恨別人的進步,無論是誰,能力總是有限的,任何人都不是萬能的,只有團結(jié)協(xié)作,互相幫助,才能共同進步。三是對這些學生因自滿或自負而造成的過失,一定要嚴厲批評,決不遷就。
2、自卑心理。也是一種膽怯心理,指的是由于某些生理或心理缺陷及其他原因,而產(chǎn)生輕視自己,認為自己不如他人的心理狀態(tài)。有多種表現(xiàn):有的因?qū)W習成績不好,在學習方面過于緊張膽怯,如上課怕老師提問,擔心自己回答不出,當眾出丑,因此不敢抬頭看黑板,盡量避免與老師對視,逃避被提問;有的因生理上的缺陷(如殘疾、個子矮、其貌不揚),或者有口吃,或鄉(xiāng)土口音較重等原因,不愿引人注意,凡事不多開口,遇事總愛往后退縮;有的因家庭不幸難以擺脫陰影,躲避人多繁雜的場合,甘愿獨處;還有的因偶有過失,曾被老師批評,感到自漸形穢,抬不起頭,從而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。
對這類學生,作為教師,首先應(yīng)該教育他們正確看待自己,尤其應(yīng)看到自己的特長,充分發(fā)現(xiàn)并發(fā)揮自己的潛能。讓他們認識到,只要自己努力,一定也能夠獲得成功。要讓他們知道自己雖有某些方面的弱點或缺陷,但更有優(yōu)點和長處,要正確面對這些缺陷,自己看得起自己。
3、依附心理。或者叫依賴性心理。往往表現(xiàn)在獨生子女身上,或者老一代親人撫養(yǎng)長大的學生中。
依附心理的產(chǎn)生同家庭溺愛、家長袒護有關(guān),同時也與學校生活中缺乏必要的毅力鍛煉分不開。因此對這種性格的矯治,首先是與家長溝通,不要過份溺愛孩子,要對孩子大膽放手,逐步養(yǎng)成他們獨立自主的性格。其次應(yīng)與學生共同分析,尋找造成這種性格的原因,讓他們能正確評價自己,特別是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能力并不比別人差,只不過疏于實踐罷了。因此遇事要動員他們大膽嘗試,勇于實踐,如果一次不行,幫助他們找出原因后,再來一次,直到成功。隨著這類鍛煉機會的增多,學生親自實踐次數(shù)增加,其自理、自立能力便會自然積累,依賴心理便會逐漸減少,直至消失。
4、盲從心理。即盲目崇拜,盲目跟隨。這種心理目前在青少年學生中較為普遍。他們整天耗費大量精力,熱衷于收集這些“崇拜偶像”的各種信息,并刻意模仿,從穿著打扮,到言談舉止,唯明星是從,不管得體與否,一概“東施效顰”。還有的不管自己是不是這塊料,一味盲目地試圖從文藝、體育方面尋求出路,找突破口,今天學唱歌,明天學書法,后天又學繪畫,忙忙碌碌。這些人不切合實際、一味地盲目追求,本末倒置,其結(jié)果只能是事與愿違,得不償失,既影響了學業(yè),又耽誤了前程。
盲從心理,是學生心理發(fā)育過程中的一種不成熟的表現(xiàn),是大多數(shù)青少年成長過程中的某種必然沖動,有些則是家長的不切實際、盲目支持和慫恿所造成的。因此解決的辦法,一在學生,二在家長。對學生,要教育他們樹立崇高的理想和遠大的志向,讓他們懂得,無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(yè),現(xiàn)在學好文化知識打好基礎(chǔ)、自己有真才實學才是根本。對名人要學他們對事業(yè)矢志不愉的追求精神,學他們堅韌不拔的毅力,而不模仿一些表象。對家長,則要求他們對自己的子女要作深入細致的觀察和全面的分析,對孩子的愛好要正確引導(dǎo)。特別是對孩子的前途設(shè)計要實事求是,最好向有關(guān)專家和老師請教,看自己的孩子是否真正適合某些特別的職業(yè),如適合就應(yīng)鼓勵他們堅持不懈去努力,去追求,直至取得成功;如不適合就要及時轉(zhuǎn)向,做重新選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