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育課堂 > 德育活動 >

詹興銀老師國旗下演講

作者:      點擊數(shù):

  “歷覽前賢家與國,成由勤儉敗由奢。”勤儉節(jié)約是中國人的一種傳統(tǒng)美德,是中華民族的優(yōu)良傳統(tǒng)。
  歷史上,古今中外勤儉節(jié)約的故事不勝枚舉: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21歲中進士,為官40年,后來被貶黃州,為了不亂花一分錢,實行計劃開支,把所有的錢分為12份,每月一份;每份又平均分為30 小份,每天只用一小份。錢全部分好后,按份掛在房梁之上,每天清晨取一包作為一天生活開支,拿到一小份錢后,他還要仔細權衡,能不買的東西堅決不買,只準剩余,不準超支。積攢下來的錢,蘇軾把它們存在一個竹筒里,以備意外之需。
 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經常說的一句英國諺語是“節(jié)約便士,英鎊自來”,每天深夜她都親自熄滅白金漢宮廳堂和走廊的燈,牙膏要擠到一點不剩。號稱“車到山前必有路,有路必有豐田車”的日本豐田公司,在成本管理上從一點一滴做起,手套破了要一只一只的換,辦公紙用了正面還要用反面,廁所的水箱里放一塊磚用來節(jié)水。一個貴為一國之尊、一個是世界著名的跨國公司,節(jié)約意識竟如此強烈,令人贊嘆。
  諸葛亮在《誡子書》中說“靜以修身,儉以養(yǎng)德;非淡泊無以明志,非寧靜無以致遠。”多少年來,在中國社會發(fā)展的各個時期,艱苦樸素,勤儉節(jié)約都作為一種被社會普遍認同的美德,倡導和發(fā)揚。這也是我國由小到大,由若變強的重要因素。
  但是當今國際環(huán)境很不穩(wěn)定,疫情還沒結束,國際糧食組織又多次發(fā)出糧食危機警告,目前世界有多國停止對中國糧食出口,西方某個大國不擇手段的要阻止中國的和平崛起,甩鍋、恐嚇、污蔑,在南海、東海、臺灣等地方不斷挑釁我國,在西南方向印度又乘機騷擾我國,中印在班公湖重兵對峙。同學們,在這樣一個復雜多變的世界里,勤儉節(jié)約已經不僅是一種美德,更是一種愛國,作為當代的中學生勤儉節(jié)約是我們的一種責任,更是一種當擔。“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”,現(xiàn)在的我們雖然不能為國做多大的貢獻,但是我們可以從現(xiàn)在開始節(jié)約每一粒糧食、每一度電,努力學習,做好自己,我相信沒有任何量力能阻止我們的發(fā)展,偉大的中華民族一定能實現(xiàn)偉大的復興。
  謝謝!我的演講完畢。
\
中文字幕乱妇无码Av在线,国产一区二区美女自卫,一本视频精品视频在线观看,天堂网站一二三区在线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