尊敬的老師,親愛的同學們:
大家早上好!
我是來自912班的錢濤,今天我國旗下演講的主題是:“以禮相待,與人為善”。
在生活中,我們每一個人都要和不同的人交往,而禮儀與友善,則是在交往中必不可少的。我國自古就是一個禮儀之邦,孔子曾說過:“非禮勿視,非禮勿聽,非禮勿言,非禮勿動。”那么,那些在某些領域上甚至是世界上極負盛名的人呢?他們面對普通人時也應該以禮相待嗎?答案是,當然了。
英國著名作家蕭伯納應邀請訪問俄國。有一天,他在莫斯科的街頭散步,碰到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在獨自玩游戲。一時間童心大發(fā),和小姑娘玩起來。分別時蕭伯納得意地對小女孩說:“回去告訴你媽媽,今天你和一個享譽世界的大作家蕭伯納玩游戲。”小女孩看了看蕭伯納,學著他的口吻,毫不示弱地說:“你回去也告訴你的媽媽,今天你和世界上最可愛的小女孩安娜玩游戲。”蕭伯納聽到這個回答十分吃驚,并立即意識到自己剛才的傲慢和無禮。事后他對一個朋友說:“一個人不論有多大的成就,對任何人都應該平等對待,時常保持謙虛的態(tài)度。”既然名人都能與人為善,以禮相待他人,更何況是我們呢?在校內(nèi)尊敬師長,關愛同學,見到老師問好,見到同學說聲好,這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卻悄悄反映一個人的修養(yǎng)。
與人交往要心存感激。感激常常被描述為是幸福生活的秘法之一,只有我們時常心懷感激,與人為善。別人才愿意同我們交往。
同學們,禮儀與友善并非是為了得到回報,而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快樂,它并不要你刻意做作,只要你有一顆平常心就行了。
在生活中,對人多一分理解,多一分寬容,多一分關愛,多一分善意,多一分同情,與人為善,和睦相處,人生的天空就會變得燦爛明媚。
懷著善意的人,是不難于表達他對別人的禮貌的,只要你善待這個世界,善待周圍的人。溫柔與溫暖就總會在你成長的道路上,扶助你,治愈你。
我的演講到此結束,謝謝大家。